神经形态计算的突破可能使得在火星上进行区块链运算成为可能。
Tristan Greene
2024年10月25日
神经形态计算的突破有望在火星实现区块链
首个星际区块链交易有望在2026年完成。
5624 总浏览次数
19 总分享次数
收听文章
000
新闻
COINTELEGRAPH 邀请您关注
追踪我们订阅我们的
火星上目前没有自动取款机。事实上,这颗红色星球上还没有支持金融交易的基础设施。这对于未来的殖民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他们想使用比特币BTC订购披萨或与地球上的非同质化代币NFT爱好者交易猴子。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来自于最近在神经形态计算领域的研究。
传统的外星通信是一个复杂且能耗极高的过程,即使在最佳情况下也会出现几分钟的延迟。未来的殖民者前往火星时,他们船上的电脑将迅速失去与地面电脑和服务器的实时通信能力。
币安交易平台下载当殖民者到达火星后,他们的通信系统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将会有多达约22分钟的延迟,具体取决于当时火星与地球的位置。
虽然44分钟听起来并不算太大问题,但还存在信号衰减、辐射干扰和数据损坏等问题。
神经形态计算
回到地球,科技世界依赖于云计算。从全球数十亿台使用中的 iPhone 到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几乎每一台网路设备都利用某种形式的远程数据处理或计算。
神经形态计算机旨在解决数据密集型问题,通过实时模式识别来达成。简而言之,它们是模仿人脑设计的。它们使用神经元系统在内存中处理数据,而不是使用传统的CPU,使其成为极低延迟的设备。
相关文章:新研究显示类脑计算机如何革新区块链和 AI
这使得神经形态计算机晶片非常适合在必须实时进行数据分析的边缘环境中使用,例如深海研究设施、外太空及其他行星。
不幸的是,最具潜力的神经形态计算机晶片之一,即自适应晶片,使用的材料在不同设备之间可能存在不稳定性。尽管它们前景广阔,这一缺陷意味著这些特定晶片有时会不稳定地丢失数据。
自适应神经形态计算机晶片架构。来源:Kim 等,2024年。
最近,一组韩国研究人员在这些晶片的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根据他们的研究,已经克服了这一限制。通过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神经形态计算机晶片架构有望为边缘计算的革命奠定基础。
火星上的区块链
在地球上进行区块链交易对终端用户来说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但其背后的技术,即去中心化计算,则需要多个节点协同工作。大多数现代计算机都能够作为节点,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挖掘加密货币。
然而,如果所有的远程基础设施都被剥离包括地面能源来源那么挖掘加密货币或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将迅速变得不可能。在火星上重建与2024年地球上相同的基础设施,很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根据埃隆马斯克所言,人类将在这一时期之前抵达火星。虽然交易加密货币可能不是他们首要任务,但最终他们仍需要与地球进行受信交易。
神经形态计算机专门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与传统计算机并行工作时,它们能够使火星殖民者进行边缘处理,通常需要实时连接至远程资源和先进基础设施。
理论上,装有自适应神经形态处理晶片的简单计算设备能在火星上为可扩展的区块链网络提供实时自动化和数据处理。这将使殖民者可以将他们基于地球的区块链带到火星。
没有神经形态边缘计算,区块链交易必须在火星上发起,然后在地球上处理,随后再返回火星进行帐本确认,然后再发送回地球进行重新确认。这意味著每个单独的区块链交易可能需要数天才能在节点之间传播。
神经形态计算机不会解决传输延迟。殖民者仍将被迫等待多达44分钟的时间来进行火星和地球之间的传输,直到通信技术改善为止。
但有了神经形态计算机晶片进行重任运算,这些交易可以以包含多个交易的突发方式进行。
这将使跨行星加密货币市场之间实现每小时11的更新与价格对齐成为可行。
杂志文章:梅特穆姆塔兹的崛起:“我可能是最频繁地批评 Solana 的人”
#区块链 #科学 #美国 #人工智慧 #NASA #太空 #埃隆马斯克 #去中心化金融 #量子计算 #科技与 AI添加反应